第08版:祁县新闻
“点线面”结合书写基层党建提质新篇
本报讯 今年以来,祁县东观镇实施“抓点、带线、扩面”工作法,着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通过打造党建示范点发挥引领作用,串联治理资源形成服务链条,推动经验成果全域覆盖,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绘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聚焦“点上开花”激活党建新动能。秉持“抓重点、补弱点、出亮点”的党建工作主线,精准锚定关键发力点,持续筑牢党建根基。一是抓重点,激活组织建设“强引擎”。以规范组织生活为突破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将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活动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前制定年度计划,结合时政热点与党员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红色故事分享会”等特色环节,确保每次组织生活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全面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二是补弱点,织密基层治理“保障网”。针对基层信息收集不及时、服务响应慢等问题,创新建立“双员联动”机制,成立由村干部与到村工作大学生组成的村情民意走访摸排小组。通过定期入户走访,全面收集群众诉求、矛盾纠纷与发展建议,确保各类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同时,以完善运行体系为着力点,强化坐班值班制度刚性约束。由包片领导牵头,不定期对各村(社区)坐班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重点核查人员在岗、工作台账记录、群众事项办理等情况,对发现的脱岗、敷衍塞责等问题全镇通报。镇党委对工作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进行约谈提醒,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2次集中约谈和1次个别谈话,切实拧紧责任链条。三是出亮点,打造党员教育“新课堂”。深度融合“党建+数字技术+业务实践”,打造多元化党员教育平台。一方面,立足基层党建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党建+业务”开展活动,邀请业务骨干、行业标兵走上讲台,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推动党建与业务知识同频共振。目前,已邀请法律顾问就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内容开展两次授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云端课堂”新模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充电蓄能”,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
聚焦“线上结果”拓展基层治理“服务半径”。以深化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为核心,全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划定网格治理“责任线”,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构建“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实施“网格化+清单化”管理机制,制定网格员职责清单、服务流程清单,实现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切实将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截至目前,在网格内处置上报事件1991件,化解纠纷481件,消除隐患1386件。二是创建代表委员“联动线”,激活民主协商新动能。建立代表委员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机制,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沉一线履职,扎实开展“解民忧 办实事”主题活动。建立“代表委员+部门+群众”三方协商议事机制,通过“选民接待日”“智慧人大”等渠道,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民情座谈会、专题调研。今年以来,累计走访10余次,对收集的6条意见建议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式办结,切实将代表委员履职成效转化为群众满意度。三是拉长志愿服务“延伸线”,打造青年服务新品牌。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联合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围绕秸秆禁烧、反诈宣传、矛盾调解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开展政策宣传、助老扶弱、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切实将党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
聚焦“面上出彩”扩大集体增收覆盖面。坚持在产业链上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互融互动的路子。一是拓宽辐射面,品牌培植成效显著。投资3000万元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新建了一批集水肥一体化装置、自动喷淋系统于一体的智能拱棚,形成了产前育苗、冷链物流、仓储保鲜的完整产业链条,同时辐射带动北堡村、程家庄村、大义村等周边村蔬菜产业发展。二是扩大覆盖面,城镇建设渐成体系。按照以城带乡、以镇带村思路,依托乔家大院、晋中健康学院、开发区职工及东观镇居民等庞大消费群体,通过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晋中健康学院配套建设、开展乔家大院景区周边商铺专项整治、实施108国道东观段绿化补栽工程等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208经济示范廊带,形成辐射效应、聚集效应。三是做优融合面,农旅融合初见成效。小贾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著名旅游景区,西侧和北侧与旅游路紧密相邻。同时,村内还拥有昌玉酒厂、元盛德老醋坊、豆腐坊、磨房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凭借这些优势,小贾村正全力推进休闲小镇建设。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