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祁县新闻
党建引领践初心 惠民实事暖民心
本报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日,祁县古县镇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用实干回应民需,将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办到群众心坎儿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深入一线,做民情“收集员”。古县镇组织全体干部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干部们放下笔记本、拿起小板凳,与村民围坐院坝、田埂,拉家常、听诉求。在子洪村樱桃园内,到村工作大学生小卢创新助农模式,化身“带货达人”,帮助农户拍摄樱桃视频,既拓宽了樱桃销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在走访过程中,他们详细记录村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干部们更是多次上门,耐心询问生活需求,确保问题不遗漏、需求全掌握。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群众970户,收集各类问题诉求158条。
精准发力,当问题“解决者”。聚焦群众“出行难、灌溉难”等问题,干部们迅速行动,深入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硬基建”升级“软环境”。大韩村、涧法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进护坡、道路硬化,彻底解决“雨天踩泥、晴天扬尘”的问题;在上八洞村车轮垴组,近400亩耕地及酥梨种植基地长期面临灌溉水源不足的困境,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主动与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沟通对接,成功争取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目前已建成1眼200米深机井,为农田“解渴”、为农业“赋能”。现如今,平整的道路延伸至家家户户,清澈的井水滋润着田间地头。村民们纷纷点赞:“现在路平了、灯亮了,晚上出门遛弯儿心里更踏实,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常态服务,成群众“贴心人”。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常态服务。同时,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跟踪问效,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畅通群众反馈渠道,通过网络平台、现场办公等方式,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新问题、新诉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在闫漫村,出动3辆机械车处理村民家周边废石废砖等垃圾;在安全生产上,古县镇的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巷尾普及宣传安全知识,确保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在饮食安全上,古县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干部对餐饮单位的食品储存、油烟净化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
基层干部为群众办的是实事,暖的是民心。他们用实际行动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未来,古县镇将继续坚守初心,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让幸福在群众“家门口”升级。
(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