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积分”催生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文”向“行动自觉”转化。今年以来,寿阳县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县12个乡镇21个村试点推广“积分制”治理模式,以“积分制管理”为纽带,积极探索“活动参与+积分管理+积分兑换”乡村治理积分制新路径,催生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行动换积分

小积分催动“大治理”

精准定“分”,定出行为规范。各乡镇围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指导试点村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积分档案和积分管理台账,因地制宜制定《村级积分兑换细则》,将村民行为细化为“正向加分+负面扣分”清单,奖惩结合,引导村民向好向善。

阳光评“分”,评出公平公开。建立“村党组织引领+网格化管理+群众监督”的积分评议体系,通过日常巡查记录、群众反映、个人申报、评议小组定期集中核实评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积分记录公平公正,评议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和微信群进行公示。

实惠兑“分”,兑出喜笑颜开。已设立了19家积分超市,累计兑换40余次,商品以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主,如“5积分兑换一包盐”“20积分兑换一瓶酱油”“100积分兑换一桶食用油”等明码标“分”;平头镇独创“道德银行”模式,在中国银行智享美丽乡村平台进行积分制统一管理,通过制度赋能、多元共治,使软约束有了硬抓手,推动乡村治理效能与民生幸福指数双提升。

以积分转习惯

小积分带动“大变化”

由“村里的事”变成“家家的事”。全县21个试点村约1.2万户村民纳入积分对象,村民宣传覆盖率和参与率都达到100%,深度引起老百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家家户户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广大村民争做文明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西洛镇段庄村将敬业诚信、邻里团结等内容纳入正面清单;平头镇黑水村将违规搭建、参与赌博、不赡养父母等列为扣分项……通过“人人参与、时时参与”的定期评比,极大激发村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形成争分创优、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由“管不全”变成“全面管”。构建“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政策优惠”三维激励机制,景尚乡贾豹村积分激励资金5000元;平头镇南庄村高积分信用户优先选拔村干部后备人选;平头镇黑水村表彰5户“新风庭院”“零彩礼家庭”示范户……将广大群众心中所感、眼中所见转化为具体分值,让乡村治理由无形变有形,让老百姓“德者有得”,进而在人居环境整治、六位一体管护、文明乡村创建等集体工作中一呼百应。

以习惯促新风

小积分突显“大成效”

人居环境亮起来。朝阳镇环境整治户数205户,垃圾处理率提升85%;贾豹村自觉拆除违章建筑面积累计5000 平方米,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的村民数量较实施前增长4倍;大东庄村环境整治户数162户,自觉维护村貌,不断刷新村容颜值。

村民自治热起来。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形成“积分制+基层治理”模式,试点村“12345”工单件数量平均下降了一成,提出发展建议12项,办实事解难题48件,村民议事参与度稳定保持在38%以上,基层治理呈现“矛盾自化解、文明自养成”的良性态势,文明新风在广大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文明新风进万家。用“加分”添动力,兑换物品有劲头;用“减分”当警示,督促改进勤鞭策,积分制让移风易俗之风吹入千家万户中。推行以来,尹灵芝镇芹泉村邻里纠纷发生率下降30%,解愁乡种子坡村下降50%,解决矛盾纠纷12件,让文明新风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方超)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