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下一篇 2025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拼搏实干求突破 转型发展势如虹

——寿阳县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东山1号隧道建设工地现场。李迪一 摄
强伟纸业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生产车间。王方超 摄

今年上半年,寿阳县产业类项目谋划数量较去年提升29.1个百分点,开工数量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33%,传统产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项目多点突破、创新升级,成为该县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

无论是事关未来的大体量项目,还是立足当下的“小而美”项目,无不体现寿阳县各部门各乡镇谋项目的思路更清、引项目的举措更实、抓项目的成果更丰,也让大家对寿阳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充满信心。

龙头引领 动能澎湃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

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项目是山西省“4纵15横33联”高速网的关键联络线,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路网联通程度、优化路网结构,为深入推动太晋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础。自开工建设以来,寿阳县主动靠前服务,为项目顺利推进“清障铺路”。

作为省内第一条智慧高速公路,青银二广高速公路太原联络线在建设过程中处处体现智能建造理念。太原联络线ZBLJ2分部的智慧隧道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隧道左右双洞人员定位、车辆进出的监测信息,通风监测控制系统也在实时运行,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保障。

目前,东山1号隧道进尺4050米,突破总工程量的50%,太原联络线项目已正式进入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打通“罕山”、走出“东山”,让平头正式进入“太原15分钟通勤圈、半小时经济圈”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走进西洛镇常村的中正农业绿色生态产业园,除了各类新鲜蔬果吸引人的目光,中正儒园的民宿区软硬件设施也已基本配备完成,静待游客入住。

作为寿阳本土的农业龙头企业,中正农业近年来以有机、绿色为产业轴线,创新发展模式,为9个商业住宅小区的1.5万多户业主提供绿色蔬菜、农副产品,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业主餐桌的新鲜蔬菜直供新模式。“除了为本省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还将寿阳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带到了远在千里外的深圳等地,进一步提高了寿阳农业的品牌知名度。”中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千忠介绍道。

老项目生成新项目。近年来,寿阳县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等路径,推动特色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实现“老树发新枝”,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新质生产力。

走进强伟纸业年产10万吨高档生活用纸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操作台前,工人们专注地凝视着仪表盘,指尖在控制屏上敏捷操作,大号原纸被运送到卫生纸纸机上进行精加工,一卷卷卫生纸通过自动上纸、裁剪、包装、封口等工序,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

“一期工程6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为了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二期工程的4条生产线也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造纸主体设备已基本采购完毕,争取年底实现投产。”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亮介绍道。

寿阳正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驱动,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凝聚高质量发展向“新”力。

比学赶超 干劲满格

云起探泉寺、日落栖阳坡,干净整洁的道路沿线满目绿意,两侧鲜花点缀,以“夕阳”为主题的墙绘正被打造成“落日茶馆”新IP。

尹灵芝镇阳坡村作为百里廊带的燃爆点之一,不仅村容村貌发生美丽蜕变,还着力打造集亲子游玩、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烧烤打卡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村,当前总体建设进度已达90%。

“我们根据建设成果制定了管护制度,签订了40余份管护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管护范围、管护责任、保护措施,确保建设成果得到保持。”阳坡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松说。

人居环境改善只是第一步,让群众住得舒心、生活便捷成为当前打造宜居乡村的重点。为了有效弥补平舒乡及周边乡镇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现状,平舒乡综合考虑老年人口规模、服务需求等因素,投资200余万元对闲置学校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综合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水、电、暖改造及外墙保温施工等工作,工程预计在9月底全面完成,很快这所闲置学校就能“变身”为老年人的乐园。

3个多月前,前往南燕竹镇孟家沟村兄弟牧业肉牛养殖场的乡道还是崎岖泥泞,3个月后再次踏入这里,笔直顺畅的产业路让企业负责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目前养殖场肉牛存栏量已增至300余头,肉羊存栏量达400余只。”山西兄弟农牧有限公司通过秸秆利用、牛羊发展、牛羊粪有机肥的综合利用,形成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发展模式,弥补了寿阳养殖业发展的薄弱和不足。

与此同时,在景尚乡张韩河村天恩小组的景苑生猪养殖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当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预计9月份生猪进场,项目建成后年存栏可达4500头生猪,年出栏育肥猪6000头,同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8至10人。

羊头崖乡下庄村岭东沟小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年生产设计标准为5万吨,采用“企业主导 + 村集体入股”的创新机制,已成功进入试生产阶段,产能稳步释放,完成成品1500余吨。依托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各乡镇将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就地转化、消化能力,走出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的养殖产业“致富路”。

行走在寿阳的乡野,不仅有乡村蝶变的美景,还有产业落地的盛景,实现了村庄在“颜值”“品质”和“内涵”上的有效提升,让乡村建设不仅有“形”,更有“神”。

加快转型 信心十足

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工地,一间间厂房,一条条生产线,孕育着跨越赶超发展的新希望,孕育着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温家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邢永军表示,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努力下,平舒煤业与冀建投寿阳热电厂120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富家沟村千亩玉米示范园、玉露香梨种植园及百亩彩椒种植示范园动能充沛,山底铺村民宿集群建设。未来,温家庄乡将持续推动农康旅产业融合发展,让资源转型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寿阳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志军表示:“今年以来,全县科学谋划了融和独立储能、固废综合循环利用零碳园等34个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达到213.85亿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主题,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转型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寿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付志芳表示:“我们将认真审视寿阳的产业优势,做好科学系统的布局。一方面狠抓传统产业升级,让智能化、绿色化技术为造纸、煤化工、建材等产业赋能,下功夫延链补链强链;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兴动能,重点在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上布局,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产业集群发展。”

从扩规裂变的老项目,到补链延链的新项目,从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到新兴产业“拔节生长”,再到廊带建设“迭代升级”……全县上下吹响了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坚定了这座城市“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坚定决心,寿阳正以项目建设的“进”,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稳”,奋力书写新时代加快转型发展的“寿阳答卷”。 (李迪一)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