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民生改善的保障,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转型发展科学路径,坚定扛牢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任务。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深化能源革命,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全省重要综合能源基地。
煤炭产业是山西的根基所在,也是转型发展的关键领域。与全省一样,晋中之兴在于煤,晋中之痛也在煤。把煤这篇文章做活了,把能源产业抓好了,整个转型发展这盘棋也就活了。因此,我们要站在永续发展的高度,强化规划引领,搞好政策集成,形成措施合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坚定与担当,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久久为功、砥砺奋进。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必须纵深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要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全力推动煤炭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布局建设一批资源条件好、竞争力强、安全保障程度高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加速煤矿数智赋能,使数字化成为煤炭产业提质增效的“倍增器”。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全面提升煤炭行业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实现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公约数”。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大力推动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煤炭作为工业的“食粮”,它的价值不应被困囿于单一的燃料属性,还有更高阶的“原料”和“材料”属性等着我们发现。因此,要拉长做精焦化产业,打造“煤—焦—化—电—气”产业链。做强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建设碳交易平台、“双碳”数智化管理赋能平台和山西“双碳”会客厅。强化煤炭固废利用,构建“大宗固废资源利用—近零碳生态修复—土地立体增值”协同治理新模式。抓好煤炭综合储运,构建“产销储运”低成本、全链条、绿色化的闭环管理模式。
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革命既是技术攻坚战,更是体制机制改革深水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需要统筹传统与新兴、供给与需求、生产与生态的多重平衡。要做强“绿色能源+”和绿电新优势,探索“绿电直连+”,构建“风、光、水、火、储”多元能源要素供应支撑体系。发展氢能、甲醇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有序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建设“气化晋中”,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能源领域服务业发展级次。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晋中正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彰显担当,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探索新路。面向未来,我们必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顽强拼搏、真抓实干,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书写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