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
——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本报记者 雷 甫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吹响了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逐步形成体现晋中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嘹亮号角。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转型发展科学路径,咬定青山不放松,锚定前进方向,坚定有序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的“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重点要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为我市转型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对全市转型发展作了全方位的安排部署。”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韩亮表示,作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转型发展贯穿到正在编制的“十五五”规划中,进一步谋深谋实我市转型发展思路。把转型发展落实到项目上,紧抓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把转型发展履职到服务中,发挥好统筹经济运行和经济监测职能,提升服务项目的质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全会指出,要强化开发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行区。太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志强表示,将深入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决扛好经济开发区挑大梁责任,围绕太谷玛钢特色专业镇,加强延链补链强链;立足开发区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绿色铸造产业园;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不断提升开发区承载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发展基地,为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开发区力量。
灵石县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彬表示,全局将坚决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工业提质增效与消费扩容升级相互促进,进一步促进灵石县工业与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晋中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在工业方面,将聚焦产业转型与能级提升,加速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约发展和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壮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企业,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在商务方面,将全力激发消费潜能,积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落实好会议部署,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不断激活创新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发展新活力。
和顺县营商环境局将深刻领会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使命担当,全面推进“综窗”改革,常态化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做实做优“暖企驿站”服务,进一步强化土地、金融、电力等关键要素保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为晋中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部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把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贯彻到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平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郝兴华表示,将聚焦“准入畅通、规则统一、监管协同”三大主线,以更大力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全面清理显性与隐性市场壁垒,破除阻碍形成统一市场的制度障碍,整顿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全面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同时,以更实举措落实惠企政策,继续实施质量标准、知识产权赋能行动,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以更严标准强化民生领域监管执法,持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四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守牢民生安全底线。
通过高效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我市着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委人才办主任张淼表示,将站在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高度,向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聚焦用力,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要以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为契机,推动修订完善市级人才体制机制配套支持政策,实现全市“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政策的迭代升级。要聚焦全市转型发展重点产业,用好“人到山西好风光”等引才聚才平台,擦亮“晋得其中 逐梦而行”人才工作品牌,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创新需求,举办双招双引、合作洽谈等系列活动,精准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要持续深化市校合作,落细落实“十个一”行动,进一步明确机制、优化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晋中、高校人才服务在晋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为市属高职院校,我们将落实好省市‘1+N’人才政策体系,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和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将围绕晋中产业特点和转型发展需要打造特色专业群,大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人才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的良性格局。”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焦永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