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5 日 星期 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篇 2025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耕基层沃土 书写青春华章

—— 榆社县推动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砥砺成长

今年以来,榆社县创新构建“选调生全周期培养模式”,通过系统化培训、实践帮带和全面保障,推动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最前沿砥砺成长,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从“学生娃”到“村里人”,榆社选调生以角色转变为起点,以履职实效为标准,在走村入户中体察民情,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在培育产业中谋划发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学子到公仆的深刻蜕变。

深入基层察实情,在走访入户中厚植为民情怀。走村入户,是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实现成长的核心步骤。从阅读文件到炕头家常,从宣讲政策到倾听心声,从被视作“外来客”到被接纳为“自家人”,每一次入户走访,都深深烙印着榆社选调生蜕变成长的足迹。李秀文担任郝北镇赵家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期间,建立“民情日记”工作法,在平日接听来电和入户走访过程中详细记录村民诉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架起支部与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每个电话都是民情通道,每次倾听都是信任传递。”她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

聚焦民生办实事,以贴心服务彰显初心使命。榆社选调生们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思维活、懂网络、熟政策的优势,扎根村党群服务中心,积极为群众提供养老认证、医保代缴、政策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他们尤其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用耐心细致的服务,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提升乡亲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箕城镇郜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魏元琳在村里搭建临时讲台,为孩子们讲科普故事、红色历史,并在高考过后,开展志愿填报公益讲座,一对一为学子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帮助多名学子圆梦大学。“教育帮扶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点亮希望。”她的工作得到村民赞誉。

聚力产业促振兴,在经济建设一线展现担当。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榆社选调生们依托自身专业背景和学识视野,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积极为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协助村“两委”分析本地资源禀赋,科学制定以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在资金、技术、市场之间搭建桥梁,争当乡村产业发展的“领航员”与“实干家”。李荣欣在河峪乡寄子村深耕特色产业,帮助农户打通酸枣销售渠道;蹲点养猪场,既做“巡查员”又做“指导员”,细查猪粪排放、支招无害化处理,推动养殖场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田埂上的脚步、养殖场里的调研,每一处痕迹都是“实干打卡章”,让“书生气”在泥土里沉淀为“接地气”的本领。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在榆社这片热土上,选调生们将初心使命转化为实干担当,把学识智慧沉淀为服务群众的能力。他们以奋斗为舟,以实干为桨,正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航道上破浪前行,让青春之花在三晋大地上绽放。

(程煜媛)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