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夏日安全常识请牢记
央广网武汉5月12日消息 (记者 张卓 见习记者 罗伟)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点安全应急知识。”5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自然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专家郭海湘告诉记者,夏天,是人们休假、避暑、旅行的高峰季节,同时也是事故灾害频发的季节。夏季容易发生的事故灾害较多,如高温天气居家安全隐患,高温中暑,雷电天气,台风天气,暴雨天气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等次生灾害。
为了帮助广大网民提升安全应急能力,央广网湖北频道特邀郭海湘分享一些夏日安全预防、自救应急科普知识,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1:居家安全
随着高温天气到来,空调、冰箱、电风扇等设备的使用率增加,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如燃气中毒、高温火灾等。
燃气中毒如何自救?
1、立即关闭入户燃气总阀,迅速打开门窗,尽快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
2、让患者侧卧,防止因呕吐导致窒息。
3、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具体情况,争取尽快进行治疗。
如何防范高温火灾?
1、燃气使用时要当心。应及时清理掉落在燃气孔表面的污垢,防止堵塞燃气灶。不可长时间远离燃气灶。
2、驱蚊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拔掉电源,切勿长时间使用且不要堆放可燃物。
3、电动自行车注意充电安全,不可超时充电,不要在室内充电和停放。
关键词2:中暑
什么是高温中暑?
在高温的影响下,人体的水分迅速被蒸发导致严重脱水,轻则昏厥,重则直接倒地而亡。
如何预防中暑?
1、多补充水分。
2、大量出汗时应及时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3、减少在户外的时长,出门注意防晒,穿着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视情况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配饰。
关键词3:雷电
什么是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雷电灾害如何避险?
1、打雷时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切断电源,不接打电话,更不宜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2、在空旷场地,避免使用金属支撑杆的雨伞、铁锹棒等,不把农具、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
3、在室外,要躲进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车内,不要到树下、电线杆下、塔吊下躲雨。
4、如果遭雷击者衣服着火,可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伤者捂住,以扑灭火焰。
关键词4:暴雨
什么是暴雨?
根据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个等级。
暴雨来临如何应对?
1、暴雨中行人应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雨。
2、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
3、时刻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马路边行走,避免掉入缺失井盖的各类排水井中。
4、经过积水区域时,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须绕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5、持续的强降水,可能造成城乡积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暴雨后不要在山前沟谷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