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07版:传递时代强音 汇聚共进合力
下一篇202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韩姝敏:

苹果树下的青春答卷

韩姝敏

在榆次区北田镇的苹果园里,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韩姝敏用朴实的话语讲述北田水果专业镇创建背后的故事。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她,曾是三尺讲台上的“徐徐春风”。如今,她作为基层选调生,教育者的匠心在黄土地上长出新形态。那握惯粉笔的手,翻开农业农村政策手册;那精心雕琢的教案,化作带着泥土味的家常话……

课堂上的“环保种子”

在校期间,韩姝敏主动投身到理论宣讲实践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巧妙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课堂。在一次主题为“岩石与矿产”的小学科学拓展活动中,她设计了一场角色体验:“面临两种不同的采矿方案,一种需要砍伐森林,却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另一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却低很多。孩子们,如果你是决策者,会如何选择?”听着孩子们“不能破坏环境”等热烈的讨论,她坚信,这带有童趣的思考与选择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终会生长为守护地球的参天大树。

苹果园里的“金果子”

作为到村任职选调生,初次走进北田镇,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街道、广袤的果林,还有那一个个满头大汗却笑容满面的老乡。感受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韩姝敏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村里、为乡亲做些实事。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到“您家几口人”“家里苹果什么时候收”,她快速熟悉着这片土地。在一次入户调研中,老人问:“闺女,你说这‘高质量发展’咋还管到果树上头来了?”这句话让她心头一亮——把党的好政策讲成老乡听得懂的“家常话”,不正是当下最需要的吗?第二天,她带着“苹果版”宣讲材料来到果园,指着挂满枝头的红富士苹果说:“就像咱疏果留优果一样,‘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淘汰落后产能。您家苹果的品种改良,就是国家帮咱培育‘金果子’呢!”

村广场的文明新风“播种机”

夏日的午后,村民们围成圈,摇着蒲扇,聚精会神地听韩姝敏讲解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讲到“村集体,同为家”时,她笑着问:“大伙儿还记得咱村的果树为啥越结越甜吗?”“那得感谢村支书和种植能手!”村民老李抢着说。“早些年,村支书带领村里的种植能手去甘肃学技术,回来后把先进种植技术挨家挨户教给大家。村规里这条‘村集体,同为家’,就是这样一剪刀一剪刀‘剪’出来的!”韩姝敏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笑声和掌声。这样接地气的宣讲,成为村里文明新风的“播种机”,一字一句种到了老乡心坎里。

从校园到果园,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点亮心灯的执着。这位特殊的园丁知道,在乡村振兴这个更广阔的课堂里,每颗破土而出的思想嫩芽,都将长成支撑乡村振兴的宽厚脊梁。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