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 星期版面导航首页|晋中日报|晋中晚报
上一版  下一版第07版:传递时代强音 汇聚共进合力
上一篇2025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张静:

党课“三式”让信仰可触可感

张静

在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有这样一位宣讲员:她是灵石县委党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也是深受学员喜爱的理论宣讲员。她就是张静,始终以“严肃不失活泼、深刻更接地气”的风格,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访谈式教学:让理论在“对话”中扎根

“学员坐不住,再好的内容也白搭。”张静主导的访谈式教学,是灵石县委党校让人直呼“解渴”的招牌。在《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教学中,作为访谈的“灵魂掌舵人”,她请学员代表登台,递上热茶,并抛出带烟火气的问题:“党纪条款碰上群众急难愁盼,夜里辗转反侧时想啥?”“手续不全的‘事实孤儿’抱着你腿哭,手心冒汗不?”学员讲到“政策红线与百姓泪眼”的纠结时,她追问:“那一刻心里的秤砣往哪偏?”听到“按规矩办后又帮跑3趟手续”,她笑着点睛:“这‘变通’的分寸,就是‘三观’的试金石!”

张静像老道的向导,引着大家从“两难”里琢磨透“三观”。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她没讲啥大道理,可那些纠结里,党性和人心的分量一下子掂得明明白白。

沉浸式党课:让党性在“体验”中升华

“党性教育要触到最软的心底,才能扎下最深的根。”她策划的“照片里的中国”沉浸式党课,以“孩子”为线——因为孩子的命运里藏着一个国家的温度与方向,最能照见共产党人的初心。指尖轻点,半截磨亮的红铅笔映入眼帘:“小萝卜头在狱中用它画星星,那是对光明的倔强。”沙哑声里裹着疼惜,随即是沙滩上艾兰蜷缩的身影,她顿了顿,转而指向撤侨现场:“看,咱中国孩子被解放军护在怀里,眼里重新有了光。”最后定格在扶贫手册与孕检单上,她轻叹:“‘90后’夫妻牺牲时,肚里的孩子还没见过世界。他们护的不就是每个孩子的明天吗?”

母性的共情让照片有了生命。学员们懂了:选孩子为主线,是把宏大信仰落到了最牵动人心的牵挂里。

指尖式宣讲:让力量在“视频”中凝聚

“新媒体时代,党的声音要走进手机屏幕。”她带着党校教师组建宣讲队,短视频里满是乡土新貌。镜头扫过洁净村巷,转到乡镇执法队,来到幸福小院里,她带领学员陪老人晒暖。她的讲述总像春日暖阳,不疾不徐,她说,“灵石乡村的新貌值得更多人看见,多讲变化、多传笑脸,总会有人循着声儿来。”

3分钟视频里,环境之变、改革之效、幸福之味透着向上的劲儿。学员成了宣传员,镜头里的期盼正慢慢生长,为乡村积攒着越来越足的人气与希望。“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是责任,更是幸福。”这份对理论宣讲的热爱与创新,正是她作为党校教育工作者最动人的底色。

所有内容为晋中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