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之光的引领下前行
□ 金汝平
人生在世,我们可能匮乏爱情,但绝不能没有友情。身边有几个工商局税务局的老朋友,某一天酒酣耳热之际,朋友对我说:“有一本写工商局的书,你可翻翻,对我们这个行当也会有些了解”。于是,就有了对李海芳长篇小说《底线》的细致阅读并收获多多。
某一类小说,作者凭借自我高超的想象力纵横驰骋,然后制造一个虚幻的乌托邦世界,给读者以抚慰,以解放,以轻松自在又兴味盎然的消遣。但《底线》这一类作品,却别有天地。它离不开作者深厚持久的生活积累,以及扎根于生活沃土之中那真诚丰富的体验,两者水乳交融汇为一体。一看小说,我们就会知道作者的特殊身份、工作阅历,职业选择,知识储存,否则,这部小说难以产生。
《底线》,以一条极其鲜明的线索贯穿全文,结构全文,追寻着这条线索,我们一步步深潜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生活领域,如同一个散步者,在漫游之中看见万物变幻不定的风景。围绕着林远山局长在开原期间种种复杂艰难的工作历程,一个中国“小县城”的微观又宏观的整体风貌,得以展开,蔓延,扩散,并呈现出它意味深长的各种秘密。在这里,现实主义书写的力量,抵达了真实生活的核心。这正是每时每刻发生在辽阔大地上的“中国故事”,让读者的感受异常沉重而忧郁,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确实,小说直面人性的深不可测,逼视物质主义汹涌大潮中社会的五光十色光怪陆离,它,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又非常珍贵的见证。
林远山,作为主人公,是作者花最大笔墨加以描绘的对象,他普通又不普通,不普通又普通,他并没有以所谓“孤胆英雄”的形象,在小说中闪烁耀眼的光彩,令人仰望。不,在命运赐予他的那个特定位置上,他不过是以一个基层干部本来应有的责任感、义务感和正义感,处理形形色色的矛盾,开展看似琐碎实则艰难的工作,并和各种各样的落后势力腐败势力做着顽强的斗争。或许,这正是我们置身其中又无法逃离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并非是大海上的惊涛骇浪,更多的情况下,它以死水微澜的沉闷气氛,笼罩着这些活着奋斗着挣扎着的人们。林远山又岂能超越这种残酷而又平凡的存在?他的情感纠缠,他的内心欲望的起伏激荡与理性的克制,都让我们看到一个赤裸裸的“个体”所承受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或“承受之轻”。正因为如此,他才散发着原生态生存的质朴而深沉的气息,才避免落入概念化抽象化写作的陷阱。
一个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在我们眼前坚定地站立起来了!随着他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我们对工商局工作的复杂性有了深入了解。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种神奇的精神之旅,陌生而奇异的美景扑面而来,某种认识作用和小说的感染力融为一体。
是的,在理想之光的引领下前行,每个人,都该有这样不断搏击、不断奋进的人生!